年轻时候看电影,读小说,最喜欢里面的小姐爱上了仆人的故事,感觉那好浪漫啊,小姐好伟大啊!随着岁月的流逝,和阅历的增加,不禁为哪个小姐而担心,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教养,不同的生活习惯,他们能生活的好吗?我想恐怕很困难吧,当爱情来临的时候,两个幸福的人儿只看到了彼此的优点,只顾着相互欣赏了。但是真的当他们生活在一起的时候,我想可能很多问题就出来了啊。于连毕竟只能是于连,即使你进入了上流社会, 那么你骨子里的那种习气也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啊,古人说"门当户对",真的不错啊!相同的经历才能换来相互间的理解和沟通,更多的是相互间的尊重,婚姻中的双方,不管是那一方造成了不平衡,这桩婚姻都不可能是幸福的。不管你如何小心翼翼的呵护这份感情,但是稍微不经意就会伤害对方.还是门当户对的好啊?
相爱的人在爱得天昏地暗之时,一切外界的因素都无足轻重的,要的只是对方,对方的一频一笑、一举一动,牵动着心。怕对方冻着、饿着,也怕对方情绪不高兴,反有喜怒哀乐全部挂勾上。从古至今,老人们对年轻人找对象总希望他们能找门当户对的,木门对木门、竹门对竹门,小日子才能过好。不过也是从古今,年轻人的爱情是不会听老人言的,有了爱,别的算什么?古书中被父母媒妁之言搞定了的不算,那些没被称为爱情,只是婚姻。
被流传下来的爱情故事,都是男女之间除了要爱之后,什么也不要,有了爱情什么都会随之自动而来,从此幸福地生活下去。事实是否如此呢?虽然现代人总在说不谈爱情,可是怎么能做得到不谈爱情?没爱情的人生那还叫人生吗?尽管生活艰难、为了生存,人人都在奔波。但如果没有了爱情,我们只是森林公园中的那些动物,只图个生活的弱肉强食、传宗接代?
有了爱情,就有随着爱情而来的附加东西,最理想的当然是得到自己最爱的人,不仅相爱还相知,同时还得到不用为柴米油盐操心的物质生活,不过这种情况基本上是不会发生的。太多大龄男女仍在寻寻觅觅,既然互相都寂寞,干嘛他们不互相找对方,这就带来了条件之说了,也就是门当户对,一个城里的女孩就算始终找不到,她也不会想着嫁一个农民算了。任何人都总是在自己生活的圈子、层次寻找,如果真有人仅因为怕寂寞而随便找个结婚了就算的,通常又是一对怨偶。
老人的话是没错的,就算得到了足够的物质条件,两人在一起,不是一回事,连平常的聊天都天南地北地差很远,这日子靠钻石、华服也难撑住。有一个故事叫《卖油郞独占花魁》,花魁叫瑶琴,能吟诗作赋,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若题起女工一事,飞针走线,出人意表。此乃天生令俐,非教习之所能也。因战乱,无奈成了妓,因美貌能干,样样精,成了花魁,名噪一时。卖油郞斗大的字不识几个,老实人一个,见到瑶琴美貌,也生爱慕之心。攒了一年银子,也没让他见到,后来千方百计见到了,自惭形秽什么也没干成。不过乱世出奇迹,瑶琴走投无路之下也只有嫁给他了。
很难想象一个琴棋书画样样通的人和一个没文化的卖油郎的日子怎么过?弹琴还求一知音。一直我都认为,两人一起生活,仅有爱情是不够的,没有爱情更不行,门当户对虽说俗了一点,至少谁也不会看轻谁,毕竟爱不可能是刚好五五分,只会有人多一点,另一人少一些的。在此状况下,再不门当户对,就得有人看人脸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