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报道:沙滩富豪相亲会女嘉宾泳装上阵 门票近10万(图) 6月25日,在武汉某浴场举行的财富英雄相亲会现场,60名佳丽身着比基尼出场,令现场的富豪们心动不已。所有参与男性,要求个人资产3000万元以上或年收入100万元,且要花99999元买一张相亲会门票。女性免报名费,经过层层选拔才能进入最终的游轮晚宴。
“富豪征婚”又有新花样,这次轮到“比基尼”出场了。对于如此赤裸裸的“猎色”活动,舆论中批评的声音已经很多了,我不重复。在此,我疑虑的是:“富豪征婚”,下次还能穿啥?
还记得多年以前,我刚工作,报上刊出了一则“富豪征婚”的新闻,当时给我的感觉是一惊:富豪也要征婚?!我的同事则义愤填膺地写了一篇言论,大意是:金钱能买到爱情吗?结论是:不能!
后来,“富豪征婚”的新闻零星可见,大多是小打小闹,而有一次则让我再次“震撼”:一举包下某家大报半个版做的一个征婚广告,与那些香车宝马的广告比肩而立。其间的对比让我觉得奇怪:有宝马的人还得像宝马一样来大打广告营销自己?不过,与其说它是在营销富豪,不如说它是在营销那家婚介公司,因为那广告里的富豪是隐身的,而婚介公司的定位和意图则昭示得相对明确。
见识过这么震撼的“富豪征婚”广告后,后来的“富豪征婚”新闻于我都是小巫见大巫,见怪不怪了。只是偶尔我会留心一下:谁去应征了呢?应征的理由不一而足,有一个让我觉得最“特别”:一个前去应征的“80后”小妹很随意地对记者说,就当是来参加“超女”海选呗!我不知道,当那些年龄比这小妹大上一大把的“征婚富豪”听闻此言后,会作何感想?我的感想是:年轻还真就是力量,能把婚姻这等所谓“终身大事”一下给你拆解于无形。至此,“富豪征婚”的新闻对我的新闻吸引力就很微弱了,即使有一次有一朋友从外地发来一短信,让我批评一下此事:某报刊登了1/4版的一则某律师全程见证的“富豪征婚”,我都没有批评的动力。我问她为何要批,富豪就不能征婚了吗?她说:你看不出是律师在炒作自己吗?我看出来了,我只是觉得这不值一评了:世人皆知的花样,还用评说吗?
前几年,有个大学的老师打算开设一门新闻“炒作学”,引起舆论哗然,不知后事如何。如果真有这么一门课,此次的“比基尼富豪征婚”可否作为一个经典案例来讲解?
富豪也要征婚,富豪也能征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视野的开阔,“富豪征婚”也渐渐见怪不怪了,我觉得要“怪”的是不要打着“富豪征婚”这一名头行各方营销之实。因为,这样至少有两点不好:一是误导个别过于天真的女子,让她真以为世上有那么多富豪单身待娶;二是以穿“比基尼”的少数女性的名义埋汰了大多数不屑穿“比基尼”去参选的女性,即使主办方声称来的“评委”是“富豪”。给人一种很恶劣的印象:似乎只要是“富豪”,她们就会趋之若鹜,即使是着“比基尼”也不在乎。
这次“比基尼富豪征婚”的主办和承办方的阵容似乎格外强大,婚恋机构、婚庆公司、KTV、沙滩浴场、艺术学校……几乎公众能够想到的“比基尼”相关产业都来参与了:古时叫“分一杯羹”,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共赢”。共赢可以,但不能建立在“虚拟”之上。我想问问:那花99999元买的一张相亲会门票有发票提供吗?那些参选的女子从哪里来?能让公众见证一下她们最后获得的“豪门”幸福吗?如果总是缺乏这些真材实料,“富豪征婚”难免给人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况且这“雷声”的影响本来就不见得好。如果还是一场“虚拟”,那就是双重的不好了:既不被公众待见,还作假。
都“比基尼了”,“富豪征婚”下一步将向何处去呢?还能有什么更“麻辣”的噱头呢?“富豪征婚”的轰动看来将成为一场渐行渐远的往事了。(舟子)
来源: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7-04/31558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