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找对象难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问题。婚介所、婚介网站等应运而生,堪称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但是,随之产生的假广告、假信息、高收费、乱收费、雇婚托、拉皮条等现象非常严重。笔者提出,做好治理婚介乱象的工作,一方面要宣传“婚姻媒介”理论、“中介射幸合同”理论和“鹊桥文化”,确认当代婚介工作的性质、规律和相关道理,否定“婚姻介绍”提法和黑婚介行为;另一方面要在全国每个县级行政区域都建立一个公益性的婚介机构,并强调规范服务、透明服务和低收费,以帮助寻偶男女解决找对象难的问题。
关键词:婚介乱象 综合治理
一、 找对象难成为社会问题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全国城乡每年都有数千万的未婚、离异或丧偶的青、中、老年人及其家庭,苦恼于找对象难。找对象难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问题。
二、找对象难的成因
为什么找对象难?因为找对象的目的是婚姻,但婚姻的缔结,受到男女双方的年龄、外貌、文化、品性、经济状况、居住区域和择偶要求等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条件相近合适结为终身伴侣的男女之间却彼此信息不通、情况不明、交往不易(另外还有一个性比失衡的现实问题)。所以,当代人在享有恋爱自由和婚姻自由权利的同时,还需要一个方便了解异性信息和方便接触交往对象的独特的社交环境。
三、当代婚介乱象问题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有关部门开办的婚姻介绍所及举办的一些交友活动,堪称找到了一把解决找对象难问题的钥匙。但是,由于“介绍婚姻”这一职能定位上的错误,“简单粗糙加公开”这一违背当事人意愿的工作方法上的错误,以及舆论导向上的某些错误(如“婚姻介绍所”这一机构名称上的错误,又如把“他人介绍认识”列入“婚姻缔结方式”和“确定婚姻关系途径” 这一理论宣传上的错误)等,导致了该项活动的中途停止。2000年以来,民办婚介所和网络婚介快速兴起,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假广告、假信息、高收费(最高达到100万元!)、乱收费、雇婚托、拉皮条等现象非常严重,加之新的舆论导向是高调发展婚恋产业,把婚介当作生意来做,还签订婚姻介绍合同,已经走上“包办买卖婚姻”和“借婚姻索取财物”的违法道路!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自200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我国首部《婚姻介绍服务》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婚介国标),竟是一份从标题到内容都非常错误的政府文件①。它肯定“婚姻介绍”,是跟婚姻自由制度唱反调。它罗列出繁琐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 还设计了“单次介绍次数”并告知“可多选”,却故意不提各项“服务内容”的收费标准,这不仅是默许黑婚介乱收费和高收费,而且是支持黑婚介用“婚托”和“借婚姻骗取财物”(因在任何一个婚介机构内,有无可认识对象和有多少个可认识对象,都是不可预定的。若预订,必用婚托。再说那些事前许诺的婚姻,纯属子虚乌有,故是“骗取财物”而非“索取财物”)。它强调“不应提供‘介绍到成功为止’的服务”,是帮助黑婚介届时推卸责任准备好借口,又帮助其随后的反复收费准备好理由。它要求征婚人“应积极配合乙方完成合同约定的婚姻介绍服务”,其实是支持黑婚介包办婚姻和使用婚托,并暗藏婚介机构不承当征婚失败责任的动机!
还有,看佳缘、百合、珍爱等征婚网站的广告宣传,什么“5000万注册会员,给你千万里挑一的机会”,“每年成功牵手超百万”等,这些数字绝对是假的②!什么“心灵匹配系统”、 “100%实名认证”(实名登记和实名认证,本是做好红娘工作的基本程序和起码要求,不应炒作。)等,那是引诱大男大女投钱的!什么“爱情猎头”、“猎婚团队”“非诚勿扰”相亲会,“婚恋调查报告”等等,都或明或暗地渗透着包办婚姻思想和骗婚行为!
四、综合治理措施
与婚介诈骗和包办婚姻完全不同的是,笔者从事婚介工作实践与研究30年,已取得4项社会科学成果:
1.创立了婚姻媒介理论(所有直接或间接地使男女发生婚姻关系的人和事物,包括婚姻介绍人,对象介绍人,婚介服务机构,报刊、电视、电脑及手机短信等各种形式的征婚,单位组织的单身男女交友活动等,都叫婚姻媒介)。该理论明确了婚介与婚姻当事人的关系,大都是个外因(介绍对象,促成相识)与内因(男女相爱,自主婚姻)的关系,而不是介绍婚姻的关系。介绍婚姻和介绍对象是涵义不同的两回事。介绍婚姻是一种婚姻缔结方式,是一条确定婚姻关系途径,是几千年来旧的婚姻制度的反映和旧习俗的沿袭。而介绍对象一种信息服务,是一条男女初次认识途径,是一个个自由婚姻缔结过程的前奏曲,走上成功的引路人。该理论若政府宣传之,对阻止当今社会的包办买卖婚姻逆流和借婚姻行骗逆流大有裨益。
2.创立了婚介工作规范(含章程、收费说明、登记表、登记回函、台帐制度等)。该规范明确了婚介机构的性质是“专为寻偶男女建立档案、发布信息和牵线搭桥的民办或公办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其宗旨是“运用健康、文明、多样的工作方式,方便寻偶人在较大的范围选择、认识意中人,自然促成有情人结为眷属”。其指导思想是“以《婚姻法》为准则,宣传正确的恋爱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宣传与恋爱、婚姻、家庭有关的法律知识和科学知识,为婚姻的和谐稳定服务,为社会的文明进步服务”。有登记办法、收费标准(按当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计收)、工作方法和保密措施。有收费说明、定额收据、工作回函和工作记录。有公平条款:登记人有知情权,注册后可看档案。有相关承诺:每一条服务信息,均有翔实资料;每一个工作数字,均有案卷可查。堪称相关制度严谨、服务过程透明、工作效率特高(一名专业红娘每天可接待数十名寻偶人登记,同时安排多对男女接触认识)、监督管理方便。该规范若政府推广之,黑婚介定当土崩瓦解,公益性的婚姻媒介事业将获得井然有序的大发展。
3.创立了鹊桥文化(含30多条宣传词和有关文章)。该文化继承了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用“专业红娘”称谓,明确婚介服务的公益性和专业性。用“鹊桥中心”作婚介机构名称,使工作涵义表达正确,名符其实;并且同旧的“介绍婚姻”、“为征婚者介绍配偶”之类的错误说法划清界线,名正言顺。用《婚姻媒介机构章程》和对联、对偶句(如“汇集单身男女 传递择偶信息”、“ 鹊桥通达东西南北 红线连接万户千家” 、“自愿登记 自我介绍 自己选择 自由恋爱 自主婚姻”)这样言简意赅的文字,宣传了专业红娘机构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讴歌了婚介机构的作用、意义、优越性等。用一个个真实、生动的小故事,体现了专业红娘既善于办实事,又善于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贡献。还用《婚姻媒介工作规范》,明确了专业红娘的资质标准、相关职责和职业道德等。用《婚姻媒介机构管理规定》,明确了婚介机构的成立条件,收费标准、主管单位和登记单位等。该文化若受到国家有关部门重视的话,可进而创办成一份《月老报》、一份《红娘》杂志和一个中国鹊桥网,对树立婚介机构的正面形象,扩大婚介机构的积极影响,规范婚介机构的服务行为,提高婚介机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都大有帮助。
4.创立了中介射幸合同理论(指在合同订立时,婚介、职介和房介这三大中介机构的给付义务不能得到确定,而有赖于合同成立后约定的偶然事件的发生与否)。该理论揭示了一条鲜为人知的中介工作规律——找中介可能达到希冀的目的,但不可能个个获得成功。这就跟买保险、买彩票是一样的道理:委托人一方花钱买的是一个机会,一种幸运,一份希望,不可强求目的。而受委托一方经营的是一份工作,一项业务,一种事业,不得弄虚作假。该理论同时强调了“中介机构行使报酬请求权采取报酬先付方式”,“中介机构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要求支付报酬并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委托人一方花较少的价款,或得巨额利益而不再付出报酬,或一无所有而无怨无悔”等法律特征。该理论还强调了由政府设定较低的中介服务费标准,且在单位时间内只能一次性收取的规则。该理论若政府宣传之,将成为根治黑中介的有力武器。
总之,做好婚介工作是顺应千千万万寻偶男女的择偶需求。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婚介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应当是庞大的适龄青年群体。而在适当的区域范围内(远距离寻偶,成功的概率极低,且带来不少的后遗症),婚介机构汇集的有效的寻偶男女信息越多,寻偶者的选择面越宽,结果促成的男女相识人数必定越多。为此,一方面要宣传“婚姻媒介”理论、“中介射幸合同”理论和“鹊桥文化”,确认当代婚介工作的性质、规律和相关道理,否定“婚姻介绍”提法和黑婚介行为,使得全社会都重新认识婚介机构,完全接受婚介机构;另一方面要在全国每个县级行政区域都建立一个公益性的婚介机构,并强调规范服务、透明服务和低收费,从而大量登记当地寻偶男女的详实情况,然后一边将每个登记人的基本信息分类建档,一边为他们选择、结识对象提供各种可行的方便,从而坚定地走上专业化、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现代化的科学发展的道路,帮助许许多多寻偶男女解决找对象难的问题。
注释:
① “婚介国标”错!错!错!
(http://www.hssxqq.com/tc/news/view.asp?id=480)
婚介服务有必要制定国标吗?
(http://www.hssxqq.com/tc/news/view.asp?id=496)
即将实施的婚介服务标准只会让人徒增笑耳
(http://www.hssxqq.com/tc/news/view.asp?id=499)
“婚介服务国家标准”应该避虚就实
(http://www.hssxqq.com/tc/news/view.asp?id=497)
② 从3组数字看我国的婚介乱象
(http://www.hssxqq.com/tc/news/view.asp?id=674)
说明:有我撰写的《全国婚介机构章程》、《全国婚介工作规范》、《全国婚介机构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射幸合同法》共4个文件的推荐、评议稿,和《剖析婚姻媒介性质 规范择偶服务秩序》、《质疑婚姻介绍所》、《关于制定射幸合同法的建议》、《鹊桥中心的实践和认识》等一些相关文章,都汇编在黄山鹊桥网(www.hssxqq.com)的“理论研究”版块上,供大家阅读。
江利刚 / 撰写于201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