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共发生各类婚恋类诈骗案件40余起,受害人中82%为女性,60%为40-60岁,近六成的案件中双方都是通过网络结识
网络上哪来那么多如意郎君?
一个人建QQ群,引来500网友,记者想加入好友,却被告知需要验证。
建QQ群的是一位网名 “岁月如歌”的女士,这个QQ群的主题是:交流在婚恋网站上交友受骗经历和感受。参与者均是有此类经历者或是准备进入婚恋网寻找知音的未婚人士,以大龄女士为主。
昨天,记者通过网络采访了 “岁月如歌”。她向记者反映了自己所经历的网络交友的“迷雾重重”。
“我已经是大龄女青年了,平时生活的圈子中也没有遇到合适的对象,所以就想通过网络征婚寻找自己的另一半。”网友“岁月如歌”说——
今年7月,“岁月如歌”成为珍爱网和网易同城约会的会员。
不久,“岁月如歌”就在珍爱网的平台上收到一个叫“泉水叮咚”的自称广东男士的联系请求。“岁月如歌”查看了 “泉水叮咚”的个人资料,很认同他对爱情、婚姻和家庭的价值观,因此跟“泉水叮咚”取得了联系。
“泉水叮咚”说自己刚刚注册成为会员,感到与“岁月如歌”很投缘,让“岁月如歌”专心与自己交往,不再登录珍爱网。“泉水叮咚”还表示自己也不再登录珍爱网。“泉水叮咚”还反复强调,不要让“红娘”(网站工作人员)知道他们在交往。
与“泉水叮咚”通话后的第二天早上,“岁月如歌”就接到他打来的电话,嘘寒问暖。“岁月如歌”觉得“泉水叮咚”很体贴。“泉水叮咚”告诉她,自己独自经营一家鞋厂,经常出国联系业务等等。
但当“岁月如歌”再次登录珍爱网站时,发现“泉水叮咚”不仅也登录了该网站,还上传了几张照片。“岁月如歌”对“泉水叮咚”的诚意产生了怀疑。
“我的一个朋友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是骗人的,所以我心存戒备。”“岁月如歌”将这一情况告诉了“红娘”,“红娘”提醒她:很可能是骗子。
“岁月如歌”后来问了“泉水
叮咚”很多问题,对方都难以自圆其说,“岁月如歌”便不再和他联系了。
没过多长时间,一个叫“家的感觉”的人又联系上“岁月如歌”,对方说话的内容和“泉水叮咚”如出一辙,首先是自我介绍做什么生意,表明自己是老板,然后说自己有几处房产……“一听就不诚实,这么好的条件,生活中还怕找不到对象,还需要到网上来找?”“岁月如歌”找个借口拒绝了。
后来,“岁月如歌”陆续又接到了3个类似的邀请请求,个个有车有房有企业、有才有貌有修养……“岁月如歌”把她所遇到的所有这些从天而降的“如意郎君”全部打入“骗子”序列。“从7月份至今,才短短3个月的时间,便遇到这么多骗子,这婚恋网上到底还有没有真事儿?”于是,“岁月如歌”便创办了那个维权的QQ群,更令她想不到的是,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竟然满员了,在那里,她又听到了更多更离奇的网恋骗局。
行骗者的六大手法
根据发案特点,崂山警方揭秘行骗者的六大手法:
1、送花篮型诈骗。犯罪嫌疑人谎称其单位开业,要求受害人为其单位开业送花篮祝贺并指定花店让受害人多次汇款;
2、以结婚为名转移财产再离婚型诈骗。婚后犯罪嫌疑人以各种借口将受害人财产转移到自己名下,再以各种理由或手段迫使受害人离婚;
3、见面保证金型诈骗。犯罪嫌疑人通过电话或网络与受害人结识后,以互不认识为由要求受害人交纳安全保证金或诚意金,此类诈骗受害人多为男性;
4、信物彩礼型诈骗。犯罪嫌疑人结识受害人后以订婚等名义要求受害人赠送信物、支付彩礼等;
5、以见面途中遇事为由进行诈骗。犯罪嫌疑人通过网络或电话与受害人结识并取得信任后,然后要求双方见面。之后以见面途中出事故、自己带的钱不够等为借口要求受害人汇款;
6、以做生意投资为名诈骗。犯罪嫌疑人在结识受害人后编造做生意需要本金或周转资金不足等事实,向受害人借款,待款项得手后即逃之夭夭。
“国标”管不了“爱情盲区”
据一家大型婚恋网站的调查数据显示,仅青岛地区在该网站注册的单身男女就超过十万之众。如果这个数据是真实的,那么如此庞大的婚恋“预备役”队伍将为社会化的婚恋交友服务机构带来多么巨大的市场!
“好多人都在这里‘钓鱼’,有的人甚至一天能发出上千个帖子。”据曾在某网站后台工作的王小姐向记者透露,每天都有大量的酒托、饭托、婚托在网上不断发帖子,工作人员每天24小时值班,她一个人每天要处理掉的帖子就多达数千条。
另一婚恋网站负责人向记者私下透露,几年来经常有不少女性会员投诉一些男性会员目的不单纯,让她们感到困惑甚至愤怒。对此,不少婚恋网站加大了“网管”的人数配置。
为此,不少婚恋网站开始打出“安全”的招牌。在知名的世纪佳缘、百合网、珍爱网等婚恋网站,记者了解,他们开始纷纷与公安部门合作,引入了身份证验证系统。但还仅限于缴费的高级会员,仍有大量普通会员,他们随便通过邮箱注册即可登录。
同时,记者观察到,国内多家婚恋交友网站在免费注册后,如果不付费升级成为高级会员,受到功能限制,交友的效果微乎其微。
“即使付费升级成vip高级会员,也未必能如愿以偿。部分小网站为了生存,往往使出一些‘特殊’的手段,结果造成难以补救的恶性循环。”一位业内人士揭示了不规范婚恋交友网站的 “伎俩”:女方已经注册、升级,有新来的男方对女方感兴趣,网站就会给男方联系,说女方很喜欢男方,但必须升级才可以在线聊天然后见面。但男方升级以后会发现,对方的态度根本不是像网站自己说的那样,想进一步了解基本告吹。
2009年12月1日《婚姻介绍服务国家标准》在全国正式实施,其中最受业界关注的是规定征婚者必须实名登记。但出台这一标准的国标委并不是职能部门,其监管意义并不大。传统婚介所的实名制登记尚且有名无实,更何况拥有数千万会员的婚恋网站,这一标准对他们来说更是“对牛弹琴”的哑巴规定。
婚恋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何在网上征婚?婚恋交友网站是否会对会员的信息进行审核?记者决定亲自尝试一下。
记者找到本地一家“白领驿站”的婚恋交友网站,打开网站注册页面,随意填写了用户名、真实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婚姻状况、学历、收入、所在地区等信息,然后顺利注册成功。成为会员后,没有任何工作人员对记者注册的身份进行审核。
随后,记者又点开已经在美国上市的知名婚恋交友网站——“世纪佳缘”。打开注册网页后,记者仍随意填写了身高、生日、婚姻状况、学历、邮箱等信息后,摇身一变成为一名24岁的妙龄女士。不过,想通过网站和其他会员联系,还得给网站交钱。在《佳缘服务》栏目中,记者看到,如果想得到一个月的看信服务,需交98元,如果包年,则需交248元。
记者在注册时还发现,填写会员信息的开头就有诚信宣言:“我承诺抱着严肃的态度,真诚寻找另一半”……最后面有“世纪佳缘注册条款”和“会员加入标准”两个提醒链接,打开“世纪佳缘注册条款”的链接,第一句就有“该网站是严肃纯净的婚恋交友网站”等字样,下面是18项条款,其中写道:“世纪佳缘”不保证其提供的服务一定能满足会员的要求和期望,也不保证服务不会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准确性都不作保证。对于用户上传的照片、资料、证件等,“世纪佳缘”已采用相关措施并已尽合理努力进行审核,但不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合法性或可靠性,相关责任由上传上述内容的会员负责。会员以自己的独立判断从事与交友相关的行为,并独立承担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和责任,“世纪佳缘”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记者又体验了几家征婚交友网站,发现这些网站几乎不对注册会员的信息进行审核,会员在征婚交友过程中,对对方身份信息真假的甄别只能靠自己。
8年结婚6次恋爱6次诈骗百万
近日,胶州警方破获一起婚姻诈骗案,犯罪嫌疑人刘某凭借“美男计”屡屡得手,8年的时间,刘某共恋爱6次,结婚6次,以此途径诈骗钱财100余万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刘某没有什么真本事,却长得浓眉大眼、模样英俊,再加上三寸不烂之舌,常常能引起一些感情没有寄托的女性注意。刘某发掘了自己这一“特长”,在以后的八年时间里,其频繁重复着婚姻诈骗的勾当,并慢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固定套路。
经过供述,刘某通过交友网络或者婚介专门物色感情受挫或离婚且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女性为目标,目标选定后首先凭借自己较为英俊的相貌和能说会道的口才,博取受害人的好感,随之以花言巧语哄骗等方式骗取受害人的完全信任。随后,刘某便以结婚或准备结婚为理由将受害人骗至老家,再以投资办厂或出资购房等手段骗取受害人财物。2004年至今,犯罪嫌疑人刘某共以婚恋手段诈骗钱财作案12起,诈骗12名女受害人钱物100余万元。
民警分析说,在这类案件中,作为被害人一方,往往认为双方恋爱就应该坦诚相待,因此将自己的经济状况等重要信息全都毫无保留地透露给对方,可对对方的工作单位、家庭住址、家庭成员等重要情况一无所知,或者不经核实就对对方提供的信息深信不疑。8年来,刘某案件中的受害人有的曾经报过警,但双方通过虚拟网络认识,刘某的身份信息均为虚假的,且交往过程中过低的警惕性,缺乏相关证据,案件侦破难度比较大。
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1-11/24/c_122329164.htm